半导体封装技术IC解密
“现在市场差异化越来越小”一位来自VR大空间的厂商向VR陀螺道。
IC解密进入2025年,VR大空间的风还在微微地吹着,但热度明显要低于2024年。不过一个好的现象是,VR大空间厂商的专业度越来越高,大多数内容的质量相比去年都有明显进步。
只是,当市场发展体量开始增大时,终究难逃内卷的局面。而仔细观察今年VR大空间市场,不难发现用户的注意力也越来越难抓。很多小的大空间厂商过得并不如意,同时伴随商超经济下行,吸引人流成为一大困难点。
但VR大空间发展正在迎来增长期,仍具有广阔的前景。据IDC预测,2025年全球VR大空间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58%。伴随市场增长,入局者也越来越多,在今年新上线的VR大空间中就看到了不少新面孔。
有人欢喜有人忧,是市场发展必然会出现的局面,也是VR大空间正在经历的现状。
2025 VR大空间:内容越来越专业,落地场景趋向景区
据VR陀螺不完全统计,从1月份以来,今年新上线的项目已经超过了20个,不过可知的是,数字远不止这些,有很多落地商超类的大空间项目并未做推广。
IC解密从上表可以看出,2025年新上线的大空间项目的内容仍主要集中于华夏文化这一板块,但内容的题材跨度也越来越宽,除了华夏文化,厂商们也正在尝试开拓不同的内容题材,向经典影视出发,包括悟空、封神、泰坦尼克号等经典影视IP。
另外,在内容制作上,大空间的题材叙事也越来越专业,内容的整体化上比去年还是要好很多。不过也有厂商向VR陀螺反映,在一些大题材的制作上,国内制作团队的把控度还是做的不够优良,断层感仍然存在,相比于一些小题材的内容,大制作会更容易被做砸。同时也有很多厂商仍选择的是走量,不太注意内容的精细化,打法较为激进。
整体瑕不揶揄,今年VR大空间内容还是可圈可点。内容之外,落地场景上厂商们还是会优先选择景区。伴随商超经济下行,商超的人流相较于景区稳定性还是较低。不少厂商向VR陀螺反映,平时逛商超的人很少,周末还会好些,但愿意为之买单的人群还是不太理想;景区就是完全不同的景象,人流大,愿意买单的意向也很高,票价也不会卷的太低。
不过商场也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,娱乐体验逐渐偏向于低龄化,因此很多落地商场的大空间项目定位都是青少年人群。从用户年龄角度来看,青少年愿意尝鲜的兴趣反而会更大,会更便于大空间项目盈利。但重要的是,如果将内容体验定位于青少年群体,那么就意味着票价很难提上去,售价一般都在60元左右,甚至更低。
IC解密值得一提的是,有厂商表示此类项目在二线城市要比一线城市更受欢迎,有的项目在过年期间体验人数日日爆满,甚至每天都需要排长队。不过也值得注意的是,过年是个比较特殊的日子,如果想要长线经营可能还需要考虑更多其他的问题。